【摘要】这是教材传达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可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孔子怎么配作令人敬仰的儒家圣人,怎么能使人相信他的学说,更别说是发扬了!所以孔子的为人,不但值得我们研究,而且值得我们研究。教材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是一种误解.......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他是一个又有眼光、有经天纬地之人才的人......
【关键词】孔子为人 、知其不可而为之、经天纬地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后习题第一题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说得好听点就是性格执着的人,说白了就是不识时务的人。这是教材传达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可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孔子怎么配作令人敬仰的儒家圣人,怎么能使人相信他的学说,更别说是发扬了!所以孔子的为人,不但值得我们研究,而且值得我们研究。
教材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其实是一种误解。教材的本意是好的,想通过孔子的事迹,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执着精神,这无可厚非。但这样的评价却是片面的,因为这种观点是出自一个守门之人的口中。只是守门人的个人观点,不是大家的共识。孔子从来没有这样评价过自己,而且就连孔子最亲近的弟子们也没有一个人说过类似的话。所谓旁观者清,最清楚的旁观者当然得是孔子的弟子了,所以这是一种误解。谁不受人误解解?可这这种误解却危害甚大。它使孔子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大打折扣,学生又怎么会佩服孔子,不信服其人又怎么使人信其道,不信其道我的课还么上,们们的文化谁来继承?
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那?他是一个有眼光、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天下大乱,他觉得必须站出来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那是他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这种局面,否则出来干嘛?如果您认为他是有心无力,那就看看他的做的事情吧。孔子曾经做过鲁国的大司寇,在此期间他接手治理中都。当时的中都衰败不堪,难民很多,乞丐很多,盗贼更多,社会风气败坏,富人奢侈,商人奸诈,女人失节。孔子到任后,体察民情,听取意见,上任不到一年,中都百姓就安居乐业,中都大治,真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后来孔子又在夹谷会盟上立了大功,展示了其卓越的才能。只是后来遭到别人妒忌中伤才没有机会继续实现其梦想。从以上事实看来,孔子真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有改变天下滔滔的霹雳手段,只是他缺乏机会而已。如果孔子遇到了像商鞅遇到君王。相信他,任用他。有始有终,那鲁国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孔子的才干不仅在为官上可见一斑,他弟子们对他的评价更能证明这一点。颜渊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之首,才能与德行出类拔萃。他对老师孔子的评价是这样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段话充满了对孔子学识、才能、德行不可企及的感慨。子贡是孔子弟子中又一了不起的人物。曾经一出马就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深深地改变了春秋的战略格局。如此雄才大略应该目中无人了吧?可是他却说:“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这些话的意思是说老师孔子的才能与德行无人可及,当然包括他自己了。后来有人对子贡说,您太厉害了,孔子怎么能赶得上您呀?子贡狠狠地讽刺那人说:“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家邦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用白话讲就是说,孔子我是一辈子也赶不上了,就像天不能踩着梯子上去一样。我老师要是得到重用,治理天下就像玩耍一样容易,他活着享受荣光,死后享受百姓的哀伤。”子贡不是说假话的人,这样的高人对孔子这样的评价不更说明孔子具有超人的才能和过人的眼光吗?所以他绝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评价孔子,也为了儒家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我们语文教师在讲授儒家思想时一定要为孔子正名,让学生知道孔子是个了不起的,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人,绝不是一个不识时务的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参考文献: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西山学校高中部 王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