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也是结合本校发展前景,及在校师生的学情特点,全面推进新课改理念,引进高效课堂模式。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育观念指导下,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改变了传统的强迫式学习方法,课外学习活动也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多渠道、多层次地获得学习的机会。这些都体现和推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将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教学效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长保罗·郞格朗说:“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是相当重要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
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和实施,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减轻教师和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要出效率,出效果,不但要指导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思维。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理解得快,接受得快,记忆得也牢固。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极为重要。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出高效课堂。
那么,究竟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是从以几个方面理解的: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高效是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且,务实则我我们课堂教学的手段。如果没有准备好,课堂就会杂乱无章,没有效率。首先,要备好教材,掌握每节课的重难点所在,教学目标也要定位适中;其次,还得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程度,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体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安全破。每节课都能比较深入的有信息反馈,确保每节课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实践证明,学生对学习没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厌学。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就想探究其奥秘,就会主动积极地去探索,教师应把自己的的激情完全融入授课过程中。让教师的情感与授课内容同兴奋、同疑问、同激昂、同探索。充分利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配合授课内容,并且,要把学生的情绪也引入教师的激情当中。
(二)、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制;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里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生小组,实行同组异构和异组同构的模式。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大胆培养并使用小组长负责任,并积极推行学生小组内、小组之间地互助机制。同时,教师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实施,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小组内:一人提问题,几人合作去解决,几个回合下来,合作探究,生与生对话交流,达到学生“学会”到“会学”的目的。这就正如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种“对话”是学生与教材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三)、推行作业的分层布置制度;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现象,也解决学生应付,不爱学习的现象。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底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二、师生角色的分配要合理;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古人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效课堂必然是思考的课堂。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的重要目标。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一)、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
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重、难点。所设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和反馈的信息来。再确定下一步“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育要做到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
(二)、问题要难易适中,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
众所周知,人的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我们尝试实用先预习,创设问题;再合作探究,找出新的疑难问题;然后,分组讨论力争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或老师统一点评的方法,对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课堂上,老师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有厌倦情绪。教师在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在备课时要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三、培优补差随堂进行;
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在课堂中应加强“快速提问”提高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课堂作业要做到堂堂清,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比较有难度的就留给基础好的学生来做,让他们感觉到在课堂上有收获。
四、课堂评价行为仍需探索;
评价工作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少的环节。在活动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我人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学会做人的道理。即是我们常说的自评、互评和师评。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可采用小组内、外评价、教师评价等评价方式,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杜绝学生教室内、外表现的差异性,从而达到全面的评价学生。我们从内容上,可从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即参与度上,在情感上进行评价等等方面实施。
评价有时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时在小组讨论中,有时在宿舍……评价多用几把尺子,不再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的学生,更关注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这样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也一定会得到学生、教师及家长的认可和赞同。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学艺术给人的感染力就深,教学艺术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基本功,如普通话、粉笔字等。还有导入、过渡、提高、板书设计、教具使用等。
(一)、课改使教师更具挑战性;
以前教师只考虑教什么,现在还要考虑如何教,是否有效。课改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学习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只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有一定的难度。教与学是一个在充分发现并调动学生内在求知动机的前提下的“点火仪式”,并且每个“点火”的方式都随着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实践证明,一旦教师与学生都从根本上理解现代教育理论的本质,感受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与迫切性,明确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就是师生“互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便成为互相尊重、相互启迪、相互创造、相互证实自己的存在,充分体现自我价值的一个互动双赢的过程。
(二)、新课改形势下,教师起指导作用;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不断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教师在参与并和学生共同研究的前提下,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学生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以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结论或给学生得出结论。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是给学生提供查阅信息的方法,启发学生研究的思路,补充学生知识所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并有所创新。
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改革已经初步证明: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高高兴兴地要学,轻轻松松会学,大大方方敢学,认认真真乐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的可喜局面已经出现。实践同时也证明:教与学是相长的过程,无论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高效课堂”的改革,都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总之,在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新课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会突显得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有效。
[参考文献]:
[1]俞建伟《现代课堂教学效率刍议》苏州教育学院 2000年6月;
[2]攀竹《加强发明创造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2007年11月;
[3]黄慧丽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010年4月;
[4]祝智庭 《现代教育技术》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西山学校高中部 万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