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明媚,素日我待》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有人说,这人间好时节,需是心中无事,方能安享。然而,我想,若是没有闲事的装点,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怕是要少掉一半的韵味。作为老师,在这四季变换的景致里,为我们妆点明媚的,自然,是那些可爱的孩子。
春天是早晨的时候最好。渐渐发白的山顶,有点亮了起来。紫色的云彩微细的横卧在那里。那些嘹亮的口号和整齐的跑步声,从湖面轻轻滑过,穿过帷幔,飘进入我的窗子,我,站在阳台的一角,看着在晨练中的队伍,我知道,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7点进教室,在微凉的春风里,轻轻地念一个单词,读一段文章,纠正一组音标,教室里书声朗朗,我从那些不断地变换形状的嘴角,看到了安宁。
夏天要属下午的时候最好。炎炎烈日,将许多人的青春酿成了一杯香醇的酒。浮散在温热的空气里,带着些离别的酸,收获的甜和焦虑的咸。那个时候,才发觉,等待,原来是这样一件磨人的事儿。两个小时,会是那么的漫长。3点学生们进入考场,一条红色的警戒线,仿佛将我们隔成了两个世界,时间一分一秒艰难地流动着:3:20,他们听力部分应该做完了吧;3:30分,15道单项选择差不多选好了吧;4:00整,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可要好好分析句子呀;4:30分,作文一定要仔细审题和把握时间好呀……5:00,考场的大门打开了,考生们,像迁徙的鱼群一样,涌出来,人头攒动中,我听到这样惊喜的叫喊声:老师,你还在这里呀……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竟然忘记了,这一下午,毒辣的太阳炙烤在皮肤上是何种感觉。
秋天是晚上的时候最好。一轮明月高悬在空中,空气里浮动着淡淡的桂花的香味,与月色调在一起,晕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水墨画。迢迢银汉之下,围坐着是赏月的人。“老师,你想家吗?”晓东这样问,不等我回答,他又自顾自的说“我想,我想爸爸妈妈,我想爷爷奶奶,我甚至想我的床……”“老师也想家,想念也许会令人难过,但它更让人懂得珍惜一份情感……”这个夜晚,我们和着月色,唱着歌,跳着舞,互相倾诉着那些因为思念家乡而产生的情怀。在异乡的佳节里,我们彼此真诚陪伴。
冬天是有阳光的时候最好。南国的冬天,总是很温暖,湖面上依旧波光粼粼,叶子依然是绿,三角梅依旧红,最冷的日子,较之北方也是苗条的。最近总有人调侃,你在北方穿着貂,我在南方露着腰。小雪那天,我把这句话,转到了朋友圈,之后便惊喜就连连了。“老师,这是我们一周前我们同学的合影,北京那天难得没雾霾,天湛蓝湛蓝的你看,我们四个裹成粽子,是不是也帅呆了”就读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老钱,发来了他的合照。“老师,清华下雪了,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整个校园都是银装素裹的”清华园的倩婷,用她的相机记录下那银白的世界,在微信里与我分享。“老师,我这里都零下10度多度,穿貂都不保暖,不过室内可比西山暖和哦……”在这个温暖的冬天里,这一张张照片,那一片片雪景,在阳光下,安抚了,我这个北国女子的惆怅。
我行走在明媚的四季里,终于懂得,人生一定要有些,繁琐的闲事来装点,才能品出高于生活的情味来。我在洋溢的脸庞,寻找逝去的青春,在繁杂琐碎里,收获星星点点的喜悦。走在路上,我喜欢,听学生们远远地面带微笑叫我“老师好”;登上讲台,我喜欢,看着台下几十双期待和信任的目光;我更喜欢,拿起粉笔,为他们开启智慧之门,点燃理想之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期待,多年之后,当我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佝偻着背时,依然能够听见我的学生说:“万老师好” “万老师教师节快乐” “万老师生日快乐”。这应当就是素日里的明媚吧。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愿有闲事挂心头,书写人间好时节。
【手机客户端请点击下方观看】
(图/张琳 文/万永香 课件/万永香 视频/林亚节 谢少芬 李海山 编辑/张越)